壹、地名起源

台中市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是一大片濃鬱的大森林,屬於平埔族的土地 。直到清國康熙年間,平埔族岸裡社的頭目阿穆歸順清國,才開始有漳州移民及客家移民到現今台中市區開發,現今台中市人口大部分仍為漳州移民的後裔。康熙60年朱一貴事件發生,清國派遣總兵藍廷珍駐守此地,因為治安漸漸受到控制,移民人口也稠密了起來,加上大里社與湖日(現今大里市與烏日鄉)有舟航之便(大里溪、棑仔溪),因此台中盆地上開始有聚落,也有了商業活動。

台中古稱「東大墩」,此地名由來是因清總兵藍廷珍駐兵現今台中公園處,那裡為台中市東方一塊高起的土丘,居民大多沿土丘聚居,為台中市的發祥地,亦有人稱之為「墩」,根據老一輩口述,那裡清兵曾置砲台數座用以防禦(亦有人稱為藍興堡)。清亡國後,日人將砲台移走,留下十數個支撐砲台的土墩,後來的人稱之為「東大墩」。現在土丘仍在台中公園內,更名為「砲台山」。 

貳、台中市發展歷史

一、南屯犁頭店街

台中市真正開始發展,要追溯至清康熙44年,清國移民張國發現大肚山麓土地肥沃適合農耕,因此招集佃農開墾耕田而逐漸成為農業小市集,便將此墾地命名為「張鎮莊」。由於農具修整之需求,打鐵店林立,成為台中第一條古道。也就是古時相當有名的「犁頭店街」,犁頭店街的發源為「三角街仔」,根據地方耆老描述:

「三角街仔」是以坐西朝東的南屯「土地公仔店」為中心,其前方有一條稱為「後街」的街道(即現今南屯路二段140號止)由東門直通至東大墩(台中市),南方有一條名為「直街」的街道,經由烏日直通彰化,斜北方亦有一條街道,由北門經西大墩(西屯),通往葫蘆墩(豐原),此三條街道形成一個三角地頭而得名。

筆者曾實際走訪犁頭店街的三角街,目前仍可看見日治時代留下的建築,位於三角街最出名的「中南米麩」,被台中市政府列為古蹟,但在921大地震中屋頂半毀,難再見其丰華,令人不勝唏噓。

台中南屯犁頭店.jpg

二、教育

清國在台中的治理,也帶來了科舉制度,在現今台中市的民權路(東)、四維街(西)、市府路(南)、三民路(北)設置了「台中考棚」作為省試之考場,光緒15年,台中考棚開始考舉人。現今台中市民生路39巷內仍可看見台中考棚的建築遺跡,但因為政府疏於規劃,大部分建築已被破壞殆盡,僅剩一排連棟的木造殘屋供後人追憶。 

三、日治時期

日人在「馬關條約」由清國手中取得了台灣這塊殖民地,也開始日人對台中市的治理。台中市當時漢人移民並不多,且大都築「土角厝」聚居,日人以砲台山為基準點規畫台中市仿造京都市為棋盤式道路,並且保留「綠川」、「柳川」其餘填平。並決定台中官廳(並改名為台中洲)及台中醫院所在地,拆除建築線上所有老建築,以致到了大正3年,清代大墩老街原貌完全消失。

日治時期綠川.JPG台中州廳1.jpg

日治下第一個現代化的街市為新富町,日人在軍隊進駐台中後,於明治28年「台灣民政支局」由彰化遷至台中,大批官員也移居台中市。日人選擇台中醫院附近開設洋化商店稱為「新町」,又在對街興建店鋪稱為「富貴町」,兩者合稱就成了「新富町」。

當時新富町為純日本住民的新街區,往火車站方向就成為日治時代最熱鬧的街市。因為街市上的第二市場上有鈴蘭造型街燈,因此此街日人稱之為「鈴蘭通」(為現今台中市中正路)。

台中市中正路.jpg日治時期台中地圖.jpg

清國時期台中市區因為大部分為聚落散居的狀態,因此並無做詳細的規劃,所以當時環境髒亂不堪,市內還有許多小溪流橫貫,甚至有很多地方荒煙蔓草,且常有霍亂等傳染病流行。明治22年,台灣總督府派英國籍顧問巴爾頓來台中改善都市衛生。巴爾頓提出「台中市街計畫報告書」,規畫台中街道為棋盤式,只保留「綠川」、「柳川」,其餘填平,但仍貫穿市區,是貫通台中市內的兩大河川。

台中市是在日本政府主導都市計畫下的模範城市,因此顯示其統治威望的意圖相當明顯。明治36年在地方士紳的推動下決意籌建台中公園成為台中地標。當時由霧峰林家捐出名為「瑞軒」的花園,並結合舊北門樓及砲台山整地修建而成。西元1906年10月24日,縱貫線全線通車在台中公園舉行,由日本皇室閑院宮載仁親王主持,日人特地搭建涼亭供親王休息。親王住過非常滿意要求永久保留此一建築物。此後便成為台中市的地標「湖心亭」。

另外,日本為統治台灣人民思想,實施皇民教育,各地均設置神社,並要求台灣人必須向神社參拜,台中神社(國幣小社)也是在此時(明治43年)完成,成為日本殖民台中另一個具指標性的建築物。只可惜國民黨竊佔台灣後,為意識型態剷除台中神社,原神社位置改立孔子塑像。張溫鷹擔任市長期間將民間勉力保留的神社石柱及表參道兩旁日式宮燈置於台中公園內供後人緬懷這段歷史。

台中神社(台中忠烈祠).jpg48c5258becb1c.jpg48c525726b9dc.jpg

叁、風土人情與族群特色

   1.台中盆地早在未形成移民聚落之前,3000年前就已經有人居住。台中最早居住的古人類為日本學者森丑之助所發現,根據1928年將其發現的斧、鋤型器、陶片等公諸於世,被認定為「牛罵頭文化」。

  2.漢人未到台中之前,台中盆地為平埔族帕宰海族的「岸裡社」區。是一個以漁獵兼粗耕的民族,其族群人數約有200-500人。

  3.清康熙55年間,才開始有大量的漳州移民及客家移民遷入。由於藍廷珍駐兵於東大墩保護漢人,漢人開始在台中展開農墾,其中壓縮到平埔族的生存空間,加上岸裡社阿穆斯的歸順,使得漢人更加肆無忌憚掠奪土地。加以漢人與當地平埔族女子通婚,現在台中已經看不到平埔族在台中生活過的痕跡。

肆、台中市與台灣歷史文化上的連結

一、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從3/1起開始蔓延到台中,3/2台中市民群集於台中戲院召開「市民大會」,推謝雪紅為主席。當時群眾走到現在「台中大飯店」時有許多民眾被埋伏的國民黨軍打死。事件發生後有許多台中青年紛紛組成治安隊。後來這股民間力量集合於台中前日本陸軍第八部隊的干城營區統一指揮。後來這支部隊就被稱為「二七部隊」,由謝雪紅領軍。當時國民黨軍21師濫殺無辜,二七部隊退守埔里,之後在「烏牛欄戰役」中壯烈犧牲。

二、為何台中稱為「文化城」?

   根據老一輩的說法,「文化城」指的是新文化而非明清的舊文化。可靠的的說法有兩種:

1. 台中市在日本人的建設之下成為當時台灣省最進步的城市,很多其他縣市都來台中參觀及學習,這應該是建設上的文化成就。

2. 1921年林獻堂在台中成立「文化協會」,有抗日的意味,除辦報抨擊日本政府外,也組成風俗改良會,剪辮子及解纏足,對當時的婦女有相當大的影響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中市 歷史
    全站熱搜

    磯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