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的第三波』也叫做神蹟奇事運動。這波最新的靈恩浪潮幾乎在10年內席捲全球,那麼,它是貨真價實的嗎?

「第三波」是魏格納新造的詞,他是富樂神學院普世宣教學的教授,也是第三波方法論的領頭人物,據他表示:第一波是五旬節運動,第二波是靈恩運動,如今第三波則結合前兩波運動。他雖承認第三波的屬靈淵源,卻拒絕靈恩派和五旬宗的標籤,他之所以拒絕,並非是因為教義上的差異,主要是因為他認為該標籤已經染上汙名。

他認為主流福音派人士存在對靈恩派的負面態度,是因為少數極端份子的所為汙染了靈恩派和五旬宗的名稱。因此,魏格納對靈恩運動第三波的區分,不過是語義上的差別罷了!所以我們可以將第三波視為較廣大靈恩運動的一部份。

因為絕大多數第三波的教導與證道,都在附和靈恩派的基本教義。其教義核心就是對感覺經驗執迷不悟,並且過度關注使徒的特殊號召力:說方言(靈語)、醫治、先知的啟示、知識的言語、神蹟大能和超自然奇事~同時傾向於輕看傳統的靈命成長之道:禱告、查經、真理的教導、持久的順服,以及信徒之間的團契。不但如此,第三波團體還迎接最糟糕的錯謬和最麻煩的極端,就是哥林多教會的翻版,極端完全的混亂!

在現代的靈恩派教會我們可以看到的:一堆人同時在說靈語,旁邊就有婦女躺在地板上抽搐抖動;有男人肌肉僵直躺在地上動也不動,同時間有幾百人在四周各處跳舞、奔跑、呼喊,還有站在椅子上的,現在第三波像帶來破壞的海嘯,席捲過後留下一片混亂與困惑。但他們卻將第三波包裝為非靈恩運動,這種手法完全符合第三波教導中充斥的精明推銷法和語義煙幕法,而且每一項特點都經不起檢驗。

 

▲神蹟和奇事?

獻身第三波者相信,美好的神蹟奇事顯示出他們的運動真實無偽。「奇蹟式現象」就在第三波的信條核心裡。他們信服一件事,就是神蹟、異象、說方言(靈語)、預言和醫治,對福音都是必要的補充,在他們心中,基督教若少了這些就軟弱無力,就摻雜了西方的物質主義思考模式。

他們甚至說,不信者必須經歷奇蹟般的事,才能擁有完全的信心,他們認為只傳講福音信息,永遠不可能使全世界歸主。他們說絕大多數人沒有看見神蹟是不會相信的,而那些沒看見就相信的,也會因先天不足而阻礙往後的靈命成長。(沒看見神蹟叫做先天不足?那些一天到晚見鬼的應該先天都很足。)

他們引用以利亞在迦密山與巴力假先知對峙,神擊潰邪惡勢力作為「權能交會」(power ecounter)的經典實例。他們倡導應該把類似的神蹟奇事當作廣傳福音的主要方法。接著下來就開始捏造荒謬的「神蹟」:

例如:斷趾長出、唇顎裂奇蹟般密合、補蛀牙、缺牙長新牙。他們也相信,到現在還有死人復活之事。

這一大堆荒謬可笑的「神蹟」都是無法確認及證實的,如果他們的大能作為是為了讓不信的人看見神蹟,為何不把證據公布以昭公信?

漸漸我們就會發現,這些第三波的文獻和神蹟紀錄開始出現一些模式:真正蔚為奇觀的神蹟異能,其相關人員總是無名氏,有名有姓之人的神蹟則多半不足為奇且又難以證明。例如:背痛被治好、「內在被醫治」、偏頭痛紓解、情緒得釋放、耳鳴消失等等。第三波信徒所描述最戲劇化的神蹟都是梗概敘述,無名無姓,甚至都沒有可信的見證人,看見飛碟的證據可能都比他們更有說服力。說穿了,這些就是欺騙的假神蹟,就是假基督的假把戲而已。

真正的神蹟是耶穌在地上服事期間的所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20302125)。耶穌的神蹟沒有一件是精神心理上的,全都是明顯可見,足以證實的,都是實在的奇蹟,真正的奇事。

但這裡要強調,神蹟並不會在不信者心中製造真信心,因為『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1017)。耶穌行了那麼多神蹟:使死人復活、醫治病人、使瞎眼的看見、又勝過邪靈的權柄,但以色列人依然拒絕祂,把祂釘十字架,祂受死之時,仍跟隨祂的人僅120(115)

福音書是記載最多目睹耶穌的神蹟奇事,卻依舊不信的例子:

祂責備哥拉汛、伯賽大的迦百農,這些祂行過最多神蹟的城市,因為他們仍不悔改(1120-24)。約翰福音223告訴我們:『有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蹟,就信了他的名』。然而耶穌卻不認為他們已經信了,約翰福音62記載『許多人因為看見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就跟隨他』。66節告訴我們,後來這一群人聽了祂的教導之後,因無法接受而『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在約翰福音11章,耶穌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連祂的對敵都無法否認(1147),但他們不但沒有信靠耶穌,反而圖謀要殺害祂(1153)。約翰福音1237總結這一切:『他雖然在他們面前行了許多神蹟,他們還是不信他。』

初代教會的情形也相同。使徒行傳3章彼得和約翰治好一個生來瘸腿的,雖然猶太人的宗教領袖並未否定此神蹟,但他們的反應竟是命令使徒不可再奉耶穌的名發表言論(418)

根據舊約的記載,神蹟奇事同樣沒有產生得救的信心。法老親眼見過神藉摩西的手施行大能的神蹟奇事,但心卻依舊剛硬。而目睹神蹟奇事的以色列人也因為不信,而一整代人倒斃在曠野。甚至以色列國和猶大國的百姓看到衆先知所行的一切神蹟仍不悔改,最後皆亡國被擄至異邦。

前面提到第三波信徒支持權能交會(power ecounter)的以利亞與巴力先知的對峙,但是這個神蹟所帶來的復興也極為短暫,不到幾天以利亞就逃命躲藏(王下194-8),百姓則回去繼續拜巴力,直到神的審判臨到以色列。

所以推動第三波的大前提根本是錯的,異能、奇事不能製造信心或真實的復興,而能力對峙的事奉更是錯失整個見證的重點。主所吩咐的使命是要我們以神的真理對抗撒但,而不是以神蹟大能去和撒但權勢對峙。

這裡要強調說明,並非神蹟奇事不重要,而是我們之前提到過,它有明確的目的,就是證明那些執行之人真的是神的信使(24),好讓福音的信息傳揚出去。然而,它們並不能使人產生得救的信心。

 

▲權能佈道?

權能佈道是一個假應許,第三波人士不是在佈道,而是在忽略及破壞得救的信息。第三波的書籍裡充斥著奇聞軼事,有提到有人因為目睹奇蹟而信主,卻沒有提到有人把福音傳給他們。或許有人傳了福音,但第三波的見證幾乎不提,這類信息重複地出現,模糊了福音信息的重要性,甚至使福音顯得多餘,整個運動都有此傾向。

第三波的佈道策略本身即損害了福音信息,他們把重點放在神蹟奇事上,而不在於傳講神的道。

「神蹟幫助人相信」(Miracles help people believe)就是權能佈道錯謬的關鍵概念了:【神蹟不但是促進得救的信心,而且比傳道更能有效地使人信主得救。】這番謬論透露出兩個謬見,足可讓其所稱「領人真心信靠基督」之功全歸於無效。

1.當現代神蹟成為佈道邀請的基礎時,福音的真正信息,基督為我們贖罪,以及得贖之人理應將生命的主權交給祂(149)變成避重就輕的陪襯,信心的焦點擺在神蹟奇事,而不在救主身上。

那些信靠現代神蹟的人,並不能因這信心得救,無論他們多懇切求告基督的名。真實得救的信心,是以主耶穌基督為信靠的對象,而非以任何人的神蹟。(這跟拜偶像同罪)

『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連我們也信了基督耶穌,使我們因信基督稱義,不因信律法稱義;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法稱義。』(216)

任何人傳福音若不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就不要說你傳的是福音。

2.「權能佈道」公然違背聖經。前面已經提過,『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1017),這福音不是神蹟奇事,而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116)

耶穌說,那些抗拒聖經的,即使目睹死人復活也是不信:『如果他們不聽摩西和先知的話,即使有人從死裡復活,他們也不會相信的。』(1631)

耶穌從未作過權能佈道,祂甚至再三責備那些要求看神蹟的人(1238-39161-4;可811-12;路111629238-9;約448)。耶穌服事的重點並不在神蹟,而在傳道。祂常常只傳道而沒有行神蹟奇事(131-52181-35;約714-44)。對耶穌而言,傳講真道比行神蹟奇事重要得多。第三波所倡議的卻是另一種作法,樹立超自然經驗的門面,卻沒有要求人悔改,這並不是合乎聖經的佈道。

 

▲聖經取向?

第三波雖然強烈偏重經驗,但其領袖卻急於向主流福音派保證他們是以聖經為本的。然而在實際做法上,他們的實用取向卻遠多過聖經取向。儘管他們急於向關切的批評者保證,他們的運動合乎聖經,事實卻顯示那又是一個沒有兌現的保證。

這在靈恩運動、五旬宗運動,乃至於第三波運動都很常見,原因如下:

1.不嚴謹、仔細查考聖經,只把聖經經文當成替他們謬論背書的輔助工具。因此就算是領袖對聖經真理也是一知半解,甚至是全然的無知。

2.害怕被排擠。假的東西終究會被拆穿,當一旦被拆穿或排斥,這種運動必然會逐漸式微,所以這些領袖勢必得抓著正統的福音派當外衣,才可以繼續欺騙無知的信徒。

3.因為不想放棄靈恩謬論,又想標榜自己是正統福音派,但正統福音派與第三波根本完全無相同之處,甚至是相互牴觸的,所以在不查考真理情況下,就會產生信仰上的混淆。

以上所述,如果第三波領袖在傳遞混淆的信號,最可能的原因是他們對自己到底信什麼同樣混淆。

舉例:

第三波教導直接否認聖經的全備性,因為他們說神今天正賜給教會全新的啟示,這等於否認聖經是完整而充足的。但第三波的領袖似乎並不了解這個問題。他們主張要了解神的旨意,需要文字的道和「來自天上的新鮮話語」。

但基督徒不需要「從天上來的新鮮話語」,因為我們已有記在聖經裡,永遠立定的神的話(408),有『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3),在其中我們找到『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彼後13)。聖經是全備的,包含我們活出基督徒生命所需的一切資源(197-11)。任何否認此基本真理卻又宣稱合乎聖經的體系都是不正當的。

第三波倡議者其實跟靈恩派一樣渴求新的啟示,而輕看聖經的全備性。他們把聖經沒提到的經驗講述成領受神豐盛祝福不可少的要件,這種以主觀和實用為重的觀點絕不可能符合聖經。

一方面,第三波人士主張他們是合乎聖經的;另一方面卻又承認他們是實用取向的。可以這樣嗎?當然不能!實用派最在乎的是什麼看起來最有效;而聖經思維則是惟獨關注聖經說了什麼,基本上這兩種取向是相互衝突的。但在第三波裡,做起來有效率的事若與聖經模式產生衝突,實用論點總會勝出,無論實踐或神學上的問題,該運動一概交由經驗決定。

第三波人士也曾經嘗試要將聖經真理融合他們重視的經驗法則。他們說:「聖經裡某些真理必須在我們有某些經驗後方能理解。」又說:「神用我們的經驗,更完整地指出祂在聖經裡的教導,往往推翻或更改我們的神學與世界觀的要素。」

但在這裡卻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經驗有可能是錯的!而神的道則不可能有錯。持聖經觀點的目標,是把我們的經驗放在聖經之下,從聖經的角度去看,好叫神的道來塑造我們的理解。如果我們憑經驗來檢驗聖經,肯定就會落入錯謬之中。簡言之,第三波以經驗為中心,以及以實用的急切功利心態,使他們遠離了聖經的神學。

例如:他們接納天主教對於聖徒遺物有醫治效力的教導,他們認為聖徒遺物可帶來醫治之能,而且並無不合乎神學之處。這不是聖經的想法,但在第三波卻可行,因為他們的所謂聖經教導,並不需要取材自聖經,只要絕對避免與熟悉的經文內容產生明顯的衝突即可。

第三波人士主張當聖靈大能臨到一個人,身體會出現各種現象,包括:

搖晃和顫抖、倒下(被聖靈擊倒)、類似喝醉酒的欣快狀態、跳上跳下、雙手攣縮似鳥爪、臉部扭曲、身體僵硬、全身發抖、眼皮狂眨、呼吸沉重、發熱的感覺、流汗、胸口重壓感

聖經沒有一處提到這些情況,這看起來更像是秘術起乩的現象或自己感應的經驗,而非聖靈的果子(522-23)。所以儘管第三波人士想要說服那個運動以外的基督徒,相信這個運動是忠於聖經的,是信心與實踐的標準,但他們卻普遍先將教導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之後再來煩惱拿什麼經文作依據。聖經從來就不是第三波教導的基石,看不到他們按照經文的脈絡來解釋處理一段聖經,但他們卻會為了舉例說明或尋找經文依據,斷章取義地運用聖經故事和經文。

如果一個人的神學用這樣的方式形成,實在是很危險,將聖經從應有的位置推下來,不再視為基督徒生活中信心與實踐的惟一準則,而把聖經降為印證個人經驗的次要角色。當一個經驗無法從聖經找到依據,或與聖經真理衝突時,他們乾脆不管聖經怎麼說,或重新加以解釋。以經驗凌駕聖經,等於是把自己投入主觀的大海中沉浮。

由此來看,第三波顯然就是極度的實用主義,以及不斷渴求戲劇化和引人注目之經驗的產物。儘管它聲稱一切都是合乎聖經的,但其基本取向卻是背道而馳。

 

▲傳承福音派?

第三波大部分人士難以從教義上歸類,信仰宣言和信條根本就不是他們的標誌。然而,第三波人士仍想將他們的運動置於福音派的歷史主流地位。他們深信第三波是【聖靈在福音派當中新的運行】。

但事實讓人再次質疑這項評斷。實情是,第三波以福音派為表面裝飾、巧扮形象,企圖推銷給非靈恩的福音派。但基督信仰中歷史、正統的神學真的是第三波教導的核心嗎?並沒有!

第三波提倡宗教上的合一,但卻是混亂的假合一(這點跟羅馬天主教頗為類似)。他們認定歷史上只要出現過疑似的神蹟奇事,他們就會為其背書。例:他們為韓國趙鏞基的「四度空間」觀念背書,而那觀念源自於佛教與秘術的教導。

不過有趣的是,第三波的教導很快就放棄了保守的福音派取向,因為第三波人士斷言,福音派神學已失落了神的大能。第三波人士只要講到神學,大概都會說神學固有的特性就是與經驗脫離、學術的、緊身衣式的教導、空洞的信條主義、死的正統派觀念。但問題是,他們自己未能在純屬理智的真理中找到真實,如今卻拒絕相信有誰能從「空洞」與「束縛」的真理中獲得真正改變生命的經驗。他們相信那些堅持健全教義的人,只不過想要排斥經歷神或與神相遇的合法性。

他們自己不能從客觀的聖經真理中領會神的大能,就妄下結論說:【神真正的大能必須藉由異能、神秘和激動的經驗才可尋見。】因此,他們雖聲稱相信福音派神學,卻又嘲笑它軟弱無力,有本質上的缺陷。他們甚至說,在神蹟以外歸信基督是殘缺不全的,沒看見神蹟奇事就回應福音的是【沒有遇見神的大能,因此往往不能邁向成熟的信心,他們信主的經驗有所不足,許多人在後來的靈命成長中便自然受阻】的傲慢言論。

此一觀點除了無知,還會引起很大的危險。新約聖經裡舉凡講到末後日子的神蹟奇事,幾乎都會警告會有假教師來迷惑信徒。

耶穌說:『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看哪,我預先告訴你們了』(2424-25;太722-23;帖後238-9)

 

不要被第三波的浪潮捲走,要記得,測試一個人或一項運動是否出於神,惟一的方法是看教導合不合乎神的真道,而不是看有沒有神蹟奇事。還有,今天神的能力在世上彰顯的最佳方式,並不是蔚為奇觀的不尋常神蹟或奇事,而是一個受掌管的生命所呈現的安寧與敬虔。.

假牧師心中不怕神.jpgux/6px

arrow
arrow

    磯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